•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382期(三)
    来源:协会办  日期:2025-01-13  
  • 癌症筛查让肿瘤无处可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因素的复杂化,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许多人对癌症筛查体检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当出现症状时才需要关注。实际上,近1/3的癌症可以预防,约1/3的癌症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获得治愈机会。常见恶性肿瘤如何通过筛查预防呢?

    一、肺癌筛查

    高危人群:40岁以后,如符合以下任何一条的人群,应每年及时筛查肺癌:长期大量吸烟(每年在400支以上)及接触二手烟;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长期油烟接触,氡气暴露史、接触粉尘、石棉、砷、铬、镍、镉、铍、硅、柴油废气、煤烟和煤烟灰;有肺癌家族史、恶性肿瘤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超过2周经治不愈的呼吸道症状,尤其是血痰、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生改变者,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主要筛查手段:胸部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及新兴标志物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

    二、乳腺癌筛查

    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月经来潮≤12岁,或绝经年龄≥55岁者;有乳腺手术史,病理证实乳腺小叶或者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代替治疗大于半年;45岁以后钼靶检查提示乳腺不均匀致密或致密型;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未生育或首次妊娠≥30岁;流产≥2次;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长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者。

    主要筛查方法: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

    三、宫颈癌筛查

    高危人群:病原体感染高危人群;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的女性:抽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女性。

    主要筛查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如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联合HPV病毒检测。

    四、结直肠癌筛查

    高危人群:肠癌高发区的成人,结直肠腺瘤患者,以前有过结直肠癌的患者,血吸虫病患者,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遗传相关疾病,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或慢性腹泻、经常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者等。上述人群,要提前进行筛查,筛查的起始年龄建议在40岁。

    主要筛查方法: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242(CA—242)。

    五、肝癌筛查

    高危人群: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有肝癌家族史者,非酒精性肝病者,有慢性肝炎尤其有肝硬化者,长期酗酒、吸烟、熬夜的人群,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的人群,长期居住在肝癌高发区的人群。

    主要筛查方法:推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六、胃癌筛查

    胃癌高危人群: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要警惕。

    主要筛查方法: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测定等,肿瘤标志物:癌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

    七、食管癌筛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吃太咸、爱“趁热吃”、爱喝酒、主食硬等饮食习惯的人群,40岁以上且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或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的人。特异性吞咽困难,如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要警惕。

    主要筛查方法:内镜检查,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果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应定期随访。反之,应及时就诊。

    总之,筛查项目要结合个体自身情况,详细咨询医生确定适合的筛查方案。

    (文章来源:陕西省肿瘤医院 主任技师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