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373期(三)来源:未知 日期:2024-12-14
脉压差 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
一般人测量血压,只会简单关注高压(收缩压)与低压(舒张压)两个指标,很少注意两者间的差值——脉压差。实际上,不少老年人都存在“高压很高,低压却低”的情况。而脉压差越大,出现心梗、脑卒中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就越高。那么,脉压差是如何形成的?血压控制在多少才好?降压药又该怎么用?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会逐渐出现各种“老化”的迹象。大动脉的弹性减弱、动脉僵硬度加重,再加上心脏瓣膜“退化”,会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问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压高,低压低”就是心血管系统老化的结果。
高压达标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与低压升高相比,高压升高与心、脑、肾、眼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根据《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高压高”是心脑血管危重症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应该确保高压达标。
只要高压达到了180mmHg(毫米汞柱)以上,即使低压在正常范围或者偏低,也要用降压药控制高压,同时密切观察低压水平,以降低脑出血、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老年人该不该强化降压?血压的控制标准是什么?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完全能从“强化降压”中获益。当然,不同人的降压标准并不完全一致,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合并症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定个体化的强化降压目标。
简单来说,低压>60mm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在高压>140mmHg后开始降压,在低压耐受的前提下,最好将高压降到130mmHg以内。
低压<60mm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压>150mmHg才需要启动降压药治疗,将高压控制在140mmHg以内就算达标,最好不低于120mmHg。并且,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尽可能让低压不低于50mmHg。
降压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1.首先使用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避免血压过低。应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
2.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小剂量联合用药。同时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3.降压方案既要全面,也要注意个体化。大家一定要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种类及剂量的降压药,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血压值以及相关症状的监控。
(文章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 副主任医师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