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346期(二)
    来源:协会办  日期:2022-09-06  
  • 运动也需防控风险


            既然运动可被比做一味药,就存在不恰当用药带来的风险。全民健身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运动,但人们对运动风险防控意识总体不足,每年都会有不当运动导致的伤害发生,有时甚至会集中出现。此外,夏天还较易出现运动中暑、游泳溺水等风险。

            运动风险防控主要可分为运动对身体损伤的风险防控、运动环境的风险防控两大方面。

            1.运动对身体损伤的风险防控

            运动对身体损伤风险防控总体要遵循无评估不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等原则。对于初始参加运动、有新发症状,或者准备运动进阶提高强度的人,建议先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后再进行相应评估。如在分层评估中存在有1项核心变量或2项以上非核心变量阳性即为高风险状态,在运动前需要利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设备进一步评估,然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听从专业人士建议和指导,如果是低风险则可以直接开始运动。

            心肺运动试验是运动前专业性的筛查手段,可以真实地反映人体摄氧能力、无氧阈、最适燃脂强度及安全运动范围等参数,对于分层评估有风险或者拟从事较大强度运动(如参加马拉松、篮球、足球和羽毛球等项目比赛)的运动人群来讲,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试身体可耐受的最高运动强度,辅助制订运动计划。如果一向比较健康的人群只是从事日常锻炼,如进行快走、慢跑、骑行等运动,只需要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即可。在运动过程中,要遵从自己的感受,倾听身体的真实声音,如果有胸部、关节等明显不适,就应该停止运动。

            运动相关危险分层主要依据变量

    项目

    运动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核心变量

    年龄(男性>50岁、女性>60岁)

    合并明确的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或肾脏疾病

    有早发(男性<55 岁,女性<65岁)冠心病或其他先天性、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

    参加或准备参加高危极限运动

    非核心变量

    缺乏规律的运动习惯

    存在提示有心血管疾病可能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男性>40岁,女性绝经后

    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

            2.运动环境的风险防控

            户外运动比室内更多接触自然,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场景带来的愉悦感,但户外运动要注意天气异常,如雷电暴雨天气的防范;如果不是专门的运动场所,如在马路上运动要注意交通安全,山路中要注意落石和野生动物袭击。不建议独自在较早、较晚、过于偏僻寂静的地方进行运动。

            另外,如果是秋冬季节,要注意雾霾的影响,不建议雾霾较大时进行户外运动;夏天则要注意防晒伤和防中暑。游泳则不建议在户外特别是陌生水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