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330期(二)来源:协会办 日期:2022-09-05
让我们为健康动起来!
文章来源:西安体育学院 作者:刘军
我们在观看十四运会赛场上精彩比赛的时候,你是否正窝在沙发里或者躺在床上,只是欣赏却从未自己亲自参与并感受运动的魅力?要说运动,从来都不应该只属于竞技体育,本来就应该是人民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也正是十四运会的主题口号。
诸多循证医学的证据都证明,运动真是一味近乎全能的灵丹妙药。运动对于心肺耐力的促进、肌肉力量的保持、免疫的调节、平衡或者姿态的矫正、压力的缓解以及大脑功能和睡眠的改善,都有确定的效果。在这之中,尤其有三种运动,需要长伴我们的生活。
一、有氧运动
生命时刻都需要能量去维持,体内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是靠氧化,所有的无氧供能都是暂时的,只能应对不时之需。因此,氧是维持生命第一紧缺的要素,而心肺功能,本质就是反映人体摄取、转运和利用氧的能力的综合指标。人类是自然界生存竞争中的胜者,其中很大一个因素,可能就在于人类有较为强大的心肺功能和用排汗降温的功能,可以长途奔跑,这在丛林中,无论是要追猎还是逃命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美国心脏病协会已经将心肺耐力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起,作为生命的五大临床生命体征。如果心肺耐力低下,所致的死亡率甚至高于我们日常所见的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疾病。我们可以用12分钟跑、3000米跑、6分钟步行实验等方法评定不同年龄人群的心肺功能。
心肺耐力的训练,自然需要有氧运动。一般人群可从事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常见的如快走、慢跑、骑行、持拍运动、球类、游泳、操舞以及太极拳等,建议每周运动3—5次,运动强度可以跟着感觉走,如中等强度运动时应该可以边运动边说话,如果运动时还能唱歌,说明强度太小,反之连话都说不连续了,则说明强度较大。或者说运动后感受肌肉有酸胀感,发热出汗,但食欲和睡眠良好,经过休息后精力充沛,不觉得疲劳,说明运动量就较为合适。
要是想用更准确的方式评估运动强度,就可以借助一些可穿戴设备,测得运动时即刻心率。运动初学者需保持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5%;中级运动者需保持在60%—75%;有经验的有氧运动者可保持75%—95%的最大心率。如果自身条件较好,可从事高强度间歇运动,如用跳绳、跑步、波比跳和开合跳等徒手动作组合在一起,运动20秒休息10秒,或者运动60秒休息60秒,每次根据体力情况分5组左右做10—20分钟,花时间更少,对心肺刺激更大,获益更多,但运动时心率需要保持在最大心率的95%左右。
二、力量练习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臀部和下肢是人体肌肉最为发达的部位,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练习,当体力劳动大幅减少后,肌肉会随年龄大量流失而被脂肪充填。
力量练习既可以借助克服身体自重的训练,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纵跳等,也可用一个水瓶作为阻力进行对抗练习,此外,常见的器械有哑铃、壶铃、杠铃、弹力带、拉力器等,可进行负重抗阻或者克服弹性阻力训练,还可进行双人之间的顶、推和拉等对抗性练习以增加力量。
力量练习时也要确定负荷强度,锻炼一般采用最多能重复8—15次就力竭的负荷,如果想要对肌肉刺激更大,则可以采取更大的负荷,比如改为最多可重复3—5次的负荷练习。每次练习3—5组,每组练习可间隔2分钟左右。
三、拉伸练习
拉伸练习,既可以作为运动前的热身准备活动,又可以作为运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还可以作为专门的运动类型练习,对于保持身体的柔韧性、维持身体的健康体态,效果都非常好。否则,身体太“硬”、动作很“笨”、再加上肌肉很“软”,可能除了拧不开瓶盖之外,直腿弯腰也摸不到自己的脚趾头。
改善柔韧最好的方式除了进行拉伸练习之外,还可以做诸如健身瑜伽等训练,“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通过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韧带和筋膜的弹性,预防疼痛和跌倒,肯定能增加生活幸福感。
四、运动要循序渐进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等量的中等和高强度两种运动的组合,有氧运动应该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此外,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肌肉强化运动和每周累计60分钟的柔韧练习。
为降低运动的风险,没有运动经历且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最好在运动前进行专业评估,整个运动过程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