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7期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日期:2019-12-06
勿给健康放长假
春节,一段团圆欢乐的日子,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春节最大的节目就是“吃”了,朋友亲人欢聚一堂当然少不了大鱼大肉、美味佳肴,可是接连的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必然会给健康带来隐患,引起胃肠道和其他疾病。
不管是休假、娱乐,还是请客吃饭,都应该把健康考虑在内,不要给健康也放长假。
作息规律
平常怕堵车、怕迟到、怕挨老板的白眼,所以每天上班不得不睡眼朦胧地早起。放假了,得多睡会呀!于是,懒觉睡到中午再起来。可是,觉是睡足了,问题也来了,白天睡多了,到半夜还精神着,兴奋地睡不着。7天假期下来,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到上班的时候,“周一综合症”开始犯了!假期里多睡会没关系,但还是应该按照平时的作息规律,改容易,改回去难!成年人每天睡上6-7个小时就够了,多睡等于浪费了大好时光。
有的人放假就彻底放松了,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各种娱乐消遣活动……,导致睡眠不足,不仅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也加重了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有的孩子跟着家长熬夜、疯玩,结果睡眠不足。小孩如果睡眠不足,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长发育。
少坐多动
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玩牌、搓麻将等,这些都是属于“多坐少动”的活动,只能消耗很少的能量,而食物和零食却没少吃。连续一周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重可以轻松增加3-4公斤。因此,即使放假,也要:(1)每天多动动,形式可多样:外出散步,晒晒太阳,沐浴大自然,可以让人心情舒畅。(2)不要坐着、躺着看电视;(3)看别人玩牌,而不是亲自参与,即使自己参与,时间也要控制在1小时。(4)打牌、搓麻将等娱乐项目,不要太在乎输赢,大喜大悲的情绪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餐桌丰盛
(1)不大吃大喝
放假期间,走亲访友,少不了吃喝,但注意不要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大吃大喝是引起胃肠道等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平时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因此,消化系统形成了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如果突然改变饮食行为,短时间内吃下去太多的食物、喝下去大量的饮料,超出了身体对食物消化的能力,往往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还会增加体重。暴饮暴食后,胃压力增加,可以引起急性胃扩张。暴饮暴食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这样会明显增加胰腺的负担,使得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从而增加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危险。研究发现,暴饮暴食会明显增加心脏病急性发作的危险。
(2)油腻的食物要少吃
如果吃了大量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得到消化,很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尽量不在外就餐
在外就餐将摄入更多的膳食能量。餐馆、饭店对热菜的加工往往有一道“过油”的程序,也就是把准备好的肉菜原料在热油中烹调成熟,然后再回锅加辅料和调味品烹调成菜。这样的烹调过程增加了菜肴中油脂的含量。长假期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做饭,既增加感情和友谊,又做出了安全、可口的饭菜,有益健康。
(4)以食物多样为原则,清淡为主。
喝酒助兴
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相聚,酒是少不了喝的。(1)为人为己,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2)不要过量喝酒。过量喝酒会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及对肝脏功能损害,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过量喝酒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从而引起胰腺炎,造成胰腺液分泌不足,进而影响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过量喝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一次性大量饮酒后,几天内仍可观察到肝内脂肪增加及代谢紊乱。
许多研究证明,过量饮酒可以导致许多生理、心理疾病。大多数医学专业人员认为酒精实际上对人体每个器官均会产生影响,并且摄入酒精已经被证实与60多种疾病有关系。可以将过量饮酒造成的危害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社会性危害。过量饮酒会直接增加危害健康的机会,如:(1)意外伤害的发生,包括交通伤害、跌倒、溺水、烧伤和自杀等;(2)暴力,包括对亲友施暴和虐童等;(3)高危性行为,包括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多人性行为以及性侵犯等可能会增加性传播疾病感染机会的行为;(4)孕妇流产和死胎,婴儿的身体或心理的缺陷;(5)酒精中毒,高浓度的血酒精含量会抑制中枢神经并可能导致休克、低血压、低体温、呼吸衰竭或死亡。
对于长期的健康危害,大量研究证实过量饮酒可能导致的疾病有:(1)癌症,如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2)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3)精神疾患,包括抑郁,焦虑等;(4)肝脏疾病,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炎;(5)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痴呆、中风和神经病;(6)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胃炎。
过量饮酒还会对饮酒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包括家庭问题、交通事故、工作场所问题、暴力和贫穷等。
限盐控油
我国是世界上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居民人均盐摄入量是12克/天,膳食推荐量(6克/人/日)的2倍,约80%的居民盐摄入量超过推荐量。我国居民的人均油摄入量为42克,是推荐摄入量(25克/天)的1.7倍。过量的油盐在给食物增添美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肥胖、高血压和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危险。
春节里,我国的一些特色名吃是用盐腌制出来的。大家很熟悉的腊肠、腌鱼、盐水鸭、卤煮等,口味很鲜美,但是盐用量很高。如自制的腊肠,1斤肉平均放入20~30克盐,也就是说,只要吃上2~3两腊肠,就能达到膳食指南建议的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的推荐量了。此外,酱油、味精、酱等调味品也是盐的主要来源。
春节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K歌,零食是少不了的点缀品。话梅、果脯、薯片、瓜子、肉干等可是藏着很多看不见的盐。这些包装食品常有营养标签,钠是其中必须要标注的成分。在选择零食的时候,尽量关注营养标签的钠含量,选择低钠食物。
春节限盐控油有许多的小技巧,如:(1)使用限盐勺和控油壶,掌握家庭油、盐用量;(2)多用蒸、煮、炖、烤、卤等,不用额外加油的方法制作菜品,年糕等需要用油炸的食物,最好以清蒸代替油炸,以减少油脂的摄取;(3)做饭时少放盐、酱油、面酱等富含钠的调味料,可以用葱、姜、蒜、辣椒等给食物提味;(4)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少吃咸菜、榨菜、咸蛋等腌制或酱制食品;(5)选择新鲜的禽类肉、鱼肉、猪肉和瘦肉,少用腊肉、腌肉、熏肉及其他加工肉类;(6)外出就餐时,要求餐馆做菜时少放盐和酱油。
预防脑卒中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春节假期正逢冬季,气温下降明显,约有一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这是因为:(1)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4)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引发急性炎症,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有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气温骤降时,要防寒保暖,并合理调节生活饮食起居,防患于未然;补充水分,尤其老年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差,血液黏稠度高极易诱发脑缺血,所以要养成适时饮水的习惯,特别在早上起床及白天进行各种活动后,要注意饮水,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平衡状态;适量运动,冬天运动要特别注意,结合自身状况做一些如健步走等有氧运动,但运动过程要注意安全,如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还要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急躁等应激情绪,笑口常开,快乐生活。
糖尿病人
节假日期间,家人团圆、朋友聚会,各种高热量的丰盛大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控制好饮食,每日主食不超过半斤,多食蔬菜、牛羊肉、豆制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不要有遗漏,服药的患者也要定时定量。
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糖尿病患者在节假日后尤其注意监测血糖控制情况,防止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引起并发症。
维护心理健康
新年是万家团聚的日子,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日子探亲访友、交流沟通、娱乐休闲。可是从历年的情况来看,总有若干人因不注意春节期间的保健而导致身心疾病。对于“节日心理综合征”,人们应该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自己平时那种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真正给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个假,走出心灵的误区。
老年朋友健康第一
过年了,很多老年朋友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孩子们都快回来了,老人们最盼望的“天伦之乐”就能享受了;害怕的是万一自己身体不争气,高血压、高血脂等老毛病加重,会给大家添麻烦,让孩子们过不好节。
因此,从节前开始,中老年朋友就应该特别注意保养身体,以防范“节日综合征”,让这个春节过得有滋有味、平安快乐。第一,量力而行。不管在家里还是去旅游,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以自己能轻松承受为前提条件,千万不可“死要面子活受罪”。第二,心情愉快。把孩子和家人当朋友一样相处,越到年关越要多宽容多体谅,全家人团聚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第三,规律生活。饮食起居尽量保持原有的习惯,同时注意保暖,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第四,热水泡脚。足底有很多穴位,每天休息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以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第五,坚持用药。疾病不分年节和场合,因此,老年人每天的常用药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要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自行停药。
健身运动解疲劳
对于平时繁忙的上班族来说,长假应当是不错的健身机会,然而春节期间气温较低,人也总是懒懒的,不愿运动。其实,只要有健身的意识,这个时候的运动也可以丰富多彩。
集体项目:
一个人的运动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想找个同伴,别人又没时间。春节长假,不难约上二三好友,大家一起打打球、散散步,或者去健身房,天气好了,还可以爬山,运动也能变成一件惬意的事情。
跳绳:
跳绳是冬季运动的保留项目,好处自不必说,最令人青睐的是它的简单,在节日的盛宴中,不失为一道小小的开心甜点。
瑜伽:
传统节日的狂欢,是否有一点点过于热闹了?不出门探亲访友的这一天,一个人在瑜伽中慢慢品味假日的温暖阳光吧。
过年,不要把自己变成一只“懒猫”,出去走走,做些户外运动,既避免了零食的诱惑,又锻炼了身体,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