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33期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6
关爱儿童眼健康 消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救治水平显著提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明显提高,随之,发生在这些婴幼儿中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儿童首位致盲原因,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致患儿终身失明,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ROP是一种发生在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一般双眼发病,轻者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异常,可自然退化,或通过治疗得以控制;严重者则会出现眼底纤维血管组织异常增生,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患儿终身失明。与其他早产儿疾病或眼部病变显著不同的是,ROP在早期家长无法察觉,甚至不专门从事相关疾病工作的医护人员也不能明确诊断。另外,ROP的病情进展有明确的时间性,治疗有效的窗口期非常短暂,等家长发现患儿眼部异常时多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ROP防治最重要的是要在治疗有效的时间窗内筛查出需要治疗的患儿,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阻止病情进展,改善视力预后。
为更有效地防治ROP,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ROP的诊断、治疗及预防。2004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提出了ROP筛查与治疗标准,积极推动了我国ROP的防治工作;2012年7月27日,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印发了《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12~2015年)》,ROP列于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之中;2013年4月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其中之一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ROP的防治是重要内容。在我省ROP防治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努力构建ROP三级防治网,以县级以下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一级单位,地市级和部分中心城市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眼科为二级单位,国内重点关注ROP的医疗中心为三级单位。三级防治网中不同级别的职能单位各司其职,以有效发挥有限的医疗资源配置在ROP防治过程中的最大效力。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ROP诊疗中心,也是ROP三级防治网中西北地区唯一的一家三级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从2007年开始致力于ROP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工作,组建了专业的ROP医疗团队,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是全国不多的几家重点关注ROP的医疗中心之一。7年来,对省内外3000多例婴幼儿进行了ROP筛查,发现ROP患儿近400例,经治疗及观察随访,95%以上的患儿病变退化或控制良好。另外,对ROP的发病机制也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建立了目前国内唯一的ROP专业网站(www.chinarop.com)。近年来,为降低儿童致盲率,第四学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努力在陕西省内建立集科普宣传、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ROP防治体系。
ROP
什么是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多在2500g以下,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特殊护理。
为什么早产的孩子要进行眼睛检查?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孩子由于发育不足,多器官结构或功能还不够成熟,眼部可出现ROP、先天性白内障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或发育性病变,对这些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孩子视功能的恢复或改善。
ROP
ROP属于眼底病变,眼部的异常主要发生在眼底,很多患有ROP的孩子从外表看眼部是没有什么异常的,需要由专门从事ROP相关临床工作的眼底病医师,通过专门的检查才能发现,若早期未进行检查治疗,等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眼部异常时(如不能固视,黑眼仁有白色反光等),病变多已发展到无法医治甚至失明的晚期。
什么样的孩子要进行
根据2004年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要求对出生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对于患有全身严重疾病的早产儿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首次检查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孩子首次检查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或治疗。
ROP
ROP病变由轻到重进展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讲,对ROP病变能够有效治疗的窗口期很短暂,如能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效果良好,而一旦错过早期的治疗时机,则可终身致盲。专业的ROP检查相对安全简便,一般不会对孩子眼部或全身造成伤害,因此,对于符合筛查要求的孩子,要按限定的时间到医院检查,以免错失宝贵的治疗时机。
ROP
ROP检查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从事ROP检查的、经验丰富的眼底医师,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一般可在开设ROP检查的地市级和部分中心城市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的眼科进行,或在国内重点关注ROP的医疗中心进行。
ROP
进行ROP检查的孩子要提前半小时禁食、禁水(必要时需按医生的要求服用适量镇静药物),双眼点散瞳眼液充分散大瞳孔后,点表面麻醉眼液,用婴儿专用开睑器撑开眼睑,通过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和间接检眼镜相结合,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的眼底病医师对孩子的眼底完成全方位的详细检查。
ROP
尽管ROP检查相对安全,但ROP检查的对象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婴幼儿,很多孩子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检查过程中存在呛咳、窒息、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的风险,因此ROP检查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检查过程中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必要时ROP检查可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床旁筛查。同时,由于ROP检查中需要接触孩子的眼睛,检查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眼睑压痕、结膜下出血,个别孩子会出现结膜炎,或眼底出血。这些多可自行恢复或治疗后消退。
检查结束后该做些什么?
ROP检查结束后,家长需带孩子在检查室外留观片刻,以便出现异常时能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医生会向家属解释检查结果,并交待相关事宜,如滴眼液的用法,治疗或复查的时间,家长应按医生的要求用药、治疗,并按时复查。
ROP
ROP由轻到重分为5期,早期病变轻的孩子,一般只需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病变多能够自行消退;达到阈值前期或阈值期病变的孩子通过眼底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病变多能够控制,效果较好;但进入晚期病变较重的孩子,则需要进行巩膜外垫压或玻璃体切割等眼部的大手术,术后效果较差;发现过晚病情过重的孩子,则可能会丧失手术治疗时机。
ROP
ROP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是最主要的根源,一般孩子出生时孕周越小、体重越低,发生ROP的风险也会越高。治疗用氧是早产儿抢救的重要措施,但不规范用氧也与ROP的发病相关。因此,优生优育,确保围产期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对新生儿正确规范化地使用氧气是预防ROP的根本,通过筛查对ROP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ROP防治的关键。
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眼部先天或发育异常,除了ROP外还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先天性视盘或黄斑发育不良等等。在可开展ROP筛查的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眼科,这些眼病大都可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变给予相应的治疗或指导。
总之,ROP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需要各级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需要家长的知晓和全力配合,需要各级医疗单位通力协作、资源共享,需要眼科、新生儿科、儿科、妇产科、麻醉科等相关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为了我们的“未来”,呼吁关爱儿童眼健康,期盼大家携手同行,共同推动我省并带动西北地区ROP防治工作,达到消灭ROP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