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36期
    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日期:2019-12-06  
  • 预防狂犬病


    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哺乳动物或人,而引起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表现为发病动物或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由于狂犬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间传播,感染了狂犬病毒的野生动物走出山林,就有可能将其携带的狂犬病毒传染给与其接触的流浪的、无主的家养动物如野狗、野猫,然后再由其将病毒在人们不注意时传染给人身边的家养动物或宠物。一旦感染了狂犬病毒,不管是野生动物、家养动物,还是人,如果没有及时、规范地处置伤口而清除病毒,病毒最终会损伤身体的生命中枢,导致死亡。

    人发生狂犬病的主要原因是狗,患狂犬病的狗是99%的人类感染狂犬病毒事件的来源。因此,要高度警惕发狂的动物如狂犬、疯猫等对人体的攻击和伤害,尤其是户外流浪的无主犬和猫,人们对其来源和背景不清楚,不了解其流浪过程中与其它动物的接触史,一旦受其伤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立刻受到诸多不可预知、不可控因素的严重限制,使受伤者产生极度恐慌、恐惧的心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评估人被犬伤后的狂犬病发生风险时的依据为,从犬伤人日期开始,隔离并密切观察伤人动物在10天内是否发生狂犬病而死亡,如果伤人犬持续健康存活超过10天,基本可以推论被伤之人不存在被该动物传染狂犬病毒的可能;而一旦伤人动物在10天内发生狂犬病而死亡,那被伤之人被该动物传染狂犬病毒的可能性显著性增强。

    因此,为有效防控人间狂犬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人口密集的狂犬病疫区,应严格犬和猫的饲养数量,对已经饲养的犬、猫,应进行规范化地拴养或圈养,限制其与其它散养、流浪动物密切接触,并登记造册,做好每年度家养动物的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

    2、积极地集中收养或人道地处置所有无主、流浪的野犬野猫,发现病犬、病猫时立即捕杀,以免伤人。

    3、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并隔离观察10天。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报告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样并检测动物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毒,采样后的动物尸体应按要求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

    4、对于被狂犬攻击和伤害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规范化的伤口处理,就近到正规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视情况需要确定接种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毒疫苗,降低狂犬病毒感染风险。

    5、尽可能远离犬只,不激惹犬,尤其是犬在进食时。

    6、一旦遭受狂犬攻击,尽量利用一切顺手可用的物体,抵御狂犬近身撕咬,尤其防护头面部不被咬伤。头面部神经丰富,与大脑神经中枢距离太近,腔、孔、窦、毛发等较多,伤口不易彻底处理,一旦受伤而感染狂犬病毒,则相较肢体末端受伤,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高出数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