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30期
    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3  
  • 食品安全无小事 健康知识须牢记


    眼看着天气热了起来, 各式各样的冷饮制品让人心花怒放, 但是在您即将大快朵颐之前, 可以先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1.冷饮虽过瘾,但并不是想吃就能吃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冷饮,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比如胃溃疡、 胃炎、 消化不良患者不宜多吃冷饮, 甚至应忌冷饮。因为机体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差, 吃冷饮后容易刺激消化道黏膜, 影响消化功能, 加重病情。

    2.冷饮食用需注意时机

    饭后也不应该马上吃冷饮。饭后人体血液大多集中在胃等消化器官, 如果饭后马上吃冷饮,使胃部扩张的血管收缩, 减少血流量, 会妨碍正常的消化过程。此外, 冷水的刺激也会使胃肠道蠕动加快, 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另外, 冷水还会稀释胃液, 影响消化。

    3.吃冷饮也需要考虑年龄

    老年人一般消化功能减退, 对冷饮的耐受性也有所降低, 所以不应该大量吃冷饮, 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4.吃冷饮记得不要贪杯

    冷饮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 长期食用过量的冷饮, 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 导致胃的防卫能力下降, 影响健康。

    所以, 冷饮虽是一种解暑佳品,但需要注意少吃, 尤其是在饭前和饭后两个时间段, 这样才不会影响健康。

    如何选择酸奶?

    纵然超市里的酸奶琳琅满目,但是归纳起来也就三种: 酸牛奶、 乳酸菌饮料、 乳饮料。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酸牛奶简称酸奶, 也叫发酵乳,比较时尚的叫法是优酪乳,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乳酸菌和牛奶。主流的款式是有活菌的; 现在也出了非主流的新款常温酸奶, 经过巴士杀

    菌的、 没有活菌的。

    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 经乳酸菌发酵制的乳液中加入水, 以及食糖和(或)甜味剂、 酸味剂、 果汁、 茶、 咖啡、 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虽然牛奶中的营养不能很好的体现,但它是有益菌不错的来源,也是近几年来提倡改善肠道 “微”循环的饮品。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

    乳饮料属于调味类的饮料, 由于口感比较好,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可能不含乳或者益生菌。

    如何识别三种饮料?

    1.看标签 好多人买酸奶还处在就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初级阶段, 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看配料表里有没有牛奶, 有没有乳酸菌, 活的还是死的。一般配料表里,越排在前面的成分含量越多, 所以好多饮料第一项都是水。

    2.看小字 比如优酸乳后面是不是有 “乳饮料” 三个字, 优益 C下面是不是有一小行 “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 字样, 这些信息基本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3.看位置 冷藏售卖的一般都会有活菌, 而常温放置的则没有。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想来点乳酸菌促进肠道健康就需要饮用含有活菌的酸奶。想再来点牛奶补充营养, 带 “饮

    料” 字样的那肯定不是首选, 选择酸牛奶比较合适。

    馋了, 想喝酸酸甜甜好喝的, 可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了, 一般可以选择乳饮料, 因为乳饮料经过调配比较好喝。

    一根羊肉串等于50支香烟?

    “一根羊肉串=50支香烟” 的标题经常活跃在各种微博、 朋友圈、 论坛里。乍一看还真吓一

    跳, 后来一看才发现, 哦, 说的是对健康而言。

    嗯?那更不行啊, 夏日傍晚的冰啤酒配羊刨根问底到底是什么让它俩成了等于的关系呢?原

    来是都冒 “烟”, 烟气中含有苯并芘。

    苯并芘, 它经常存在于各种 “烟” 中, 熏烤油炸食品中有, 各种煤炭石油燃烧的废气中也有,是高温下容易产生的。所以有的是吃进去的,有的是吸进去的。

    其实, 在日常食物中出现几率还是挺大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污染物限量中, 对苯并芘在食物中的含量也有上限规定。

    那么不超过这个量就是安全的吗?中国工程院肉串, 可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啊!院士、 食品安全权威专家陈君石表示, 人体对少量苯并芘有代谢功能, 只要不是长期接触, 并不会有太大风险。

    吃烧烤 要节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温馨提示: 经常大量摄入烧烤食品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偶尔解个馋无伤大雅, 经常吃, 不推荐。

    科学吃烧烤指南, 送给 “无烤不欢” 的小伙伴们:

    尽量选择电烤。碳烤因为火力分散, 烤制时间长, 会产生更多的苯并芘。

    远离烧烤烟雾。尽量远离烧烤烟雾或者选择无烟烧烤。

    吃肉的同时, 也来点素的。吃烤肉的同时,可选择一些绿色蔬菜, 平衡油脂。

    食品添加剂不等于毒药

    关于食品添加剂, 经常听到说某某食物孩子吃多了会影响智力, 因为其中含有食品添加剂; 还有一些产品号称自己零添加, 绝对不含防腐剂之类等等。其实, 这是一个被偷换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非法添加物三者须分清

    之所以食品添加剂会背黑锅, 就是因为在概念上太过简单粗暴的将食品添加剂与添加剂混为一谈。事实上, 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其他的还包括: 药品添加剂、 涂料

    添加剂、 汽油添加剂、 混凝土添加剂等。比如三聚氰胺就是混凝土添加剂。而像苏丹红、 三聚氰胺、 瘦肉精、 吊白块, 这些都是非法添加物。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 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 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 肉制品、 烘烤食品、 方便食品、 水果, 甚至酱油和醋等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 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而且, 食品添加剂也绝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 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比如油、 盐、 酱、 醋=食品添加剂, 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越是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丰富, 人均消费量越大。但是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使用

    那么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干啥的, 既然躲不开就互相认识一下吧。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食物变得更好吃、 更好看、 更有品质, 也有部分食

    品添加剂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当然了, 我国古代的哲人就告诉过我们 “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如果拿食品添加剂当饭吃, 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所有的食品安全都是涉及量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品类繁多, 下面就挑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剂最常见的食物给大家瞅瞅, 看完你就会

    发现, 原来食品添加剂已经是你的老朋友了。

    抗氧化剂: 咸肉、 腊肉、 板鸭、 中式火腿、 腊肠、 包装食用油……

    膨松剂: 所有美味的糕点、 饼干、 面包、 馒头、 其他膨化类食品……

    增稠剂: 冰淇淋、 雪糕、 酱制品……

    防腐剂: 肉制品、 烘培食品、 方便食品, 酱油、 醋等调味品……

    温馨提示

    1、 含有法律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已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了安全性评价的。

    2、 即使一天吃很多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也不会造成摄入过量。在制定添加标准的时候, 已经是按照膳食调查情况, 确保了合理的摄入。

    3、 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 如营养强化剂。

    吃红肉,还是吃白肉,该如何选择?

    如何区分红肉和白肉?

    1.按照肉做熟后的颜色进行区分, 红色即为红肉, 白色即为白肉。

    2.按 照 是 否 为哺乳动物来区分, 是哺乳动物则为红肉,不是则为白肉。

    3.按 肉 类 中 肌红蛋白的含量来区分 , 含 量 高 就 是 红肉, 低就是白肉。

    以上区分红、 白肉的方法虽然简单, 但是并不全面, 其中第一种辨别方法估计大家最为常

    用,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十分严谨, 比如归属于红肉的猪肉, 做熟了会变成白色, 而像虾、 蟹这样的水产品在加热后会变成红色, 但它们是属于白肉。所以, 区分方法并不是很绝对的。

    吃红肉、 白肉对健康影响的关键在于摄入量

    尽管有关吃红肉、 白肉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 吃红肉多的人群会导致患结肠癌、 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险性增高。还发现男性吃太多红肉还会导致得前列腺各种疾病的几率加大。但是需

    要注意的前提是 “吃红肉多”, 因此, 这并不能说明吃点红肉就会增加得病的危险。

    之所以分析发现吃红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险性高, 主要是因为, 和白肉相比红肉中含的脂肪更多, 且其中大部分为饱和脂肪酸。而动物脂肪主要是用于提供能量, 因此能量摄入过多就会增加患有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最强因素。

    红肉和白肉具有很多相似点,其区别在于各组分的含量不同

    1.都含有脂肪, 只是含量多少的问题。

    2.都含有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也是相对的。

    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 羊肉次之, 牛肉最低,即使是红肉的瘦肉中也含有脂肪。鸡、 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鱼类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 并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深海鱼类中富含 EPA 和 DHA, 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没有垃圾的食物只有不恰当的饮食方式

    每类、 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含量特点, 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中含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身体

    所有的营养需要。我们都知道红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红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矿物质, 尤其是铁和锌, 并且都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除此之外, 还有丰富的蛋白质、 维生素(B1、 B2、 A、 D)等。所以红肉、 白肉的概念, 只是建议适量摄入红、 白肉, 而不是长时间专注于一类肉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吃动物性食物的量:鱼虾类50~100克(1-2两), 畜禽肉类50~75克。

    所以, 世界上大部分食材都不会有绝对的好坏, 只是量的控制以及合理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