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39期来源: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日期:2019-12-03
夏秋季谨防蜱虫叮咬
近日, 有许多群众反映被蜱虫叮咬,联想起几年前发生在河南、 山东等地蜱虫咬人后致人死亡事件, 一时间甚至出现 “谈蜱色变” 的情况。目前, 人们所惧怕的是2010年新发现的与蜱虫叮咬相关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该病毒已经中国CDC研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并命名该新发传染病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一定的病死率。其传播媒介长角血蜱主要分布于温带次生林、 低海拔山地及丘陵边缘地带。位于该类环境的
农村及城镇周边的居民, 以及进入该环境的其他人员存在感染风险。而在城市中心社区, 感染风险很小。蜱虫在自然界是怎样孳生和繁殖的,它能给人传播那些疾病,怎样预防和处置?
蜱虫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
蜱, 俗称壁虱、 扁虱、 草爬子、 狗豆子等。全世界蜱类已知有 1000多种, 我国已知 120种, 分别隶属于2个科 11个属。蜱在国内各省都有分布, 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成虫体长 2-10毫米, 在躯体背面有几丁质盾板, 通称为硬蜱; 无盾板者, 称软蜱。硬蜱多生活在森林、 灌木丛、开阔的牧场、 草原、 山地的泥土中;软蜱多栖息在家畜圈舍、 野生动物洞穴、 鸟巢及人房缝隙中。蜱的一生包括卵、 幼虫、 若虫和成虫 4个阶段, 其中成蜱、 若蜱有8条腿, 而幼蜱只有 6 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 夏天较活跃, 冬天基本不活动。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 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如颈部、 耳后、 腋窝、 大腿内侧、 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如牛、 马、 绵羊、 山羊、 野兔、刺猬等, 鸟类, 爬行类和两栖类, 有些种类会侵袭人体。
蜱虫的发育
这种长着 8条腿的动物, 其实是“蜘蛛的亲戚”。但与一般蜘蛛不同,蜱是 “吸血鬼”。蜱的幼虫、 若虫、 雌雄成虫在发育变态中均需吸血一次。雌虫吸饱血液后离开寄主到开始产卵称产卵前期, 硬蜱一生产卵一次, 卵数少至 200 个, 多至数千个。软蜱每次产卵 20-50 个, 一生可交配、 吸血、产卵多次。卵产出后经胚胎发育然后孵出幼虫。幼虫吸血再蜕变为若虫。硬蜱若虫只有1期, 吸血后即蜕变为成虫。软蜱若虫一般2-4龄不等。整个发育过程一般需4个月至一年以上。
软蜱幼虫吸血时间较长, 若虫和成虫吸血时间较短。硬蜱幼虫(2-5天)、 若虫 (4-8天) 吸血时间较短, 而成虫(5-20 天)吸血时间较长。蜱类吸血后体重显著增加。吸血后幼虫体重增加 8-10 倍, 若虫10-50倍, 雌虫 30-100倍。一只蚂蚁般大小的蜱, 在吸饱血后, 会涨得如同一颗红豆。可怕的 “吸血鬼” 留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 “牙印”。危险的病原体通过小虫子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科学家们能够列出一份长长的危险清单: 蜱可携带 83种病毒、 14种细菌、 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 种原虫以及立克次氏体等, 而这一切还仅仅是目前已知的。
蜱传疾病
蜱能传播多种病原体, 如病毒、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细菌和原虫等。
1、 森林脑炎:媒介是全沟硬蜱、 森林革蜱和嗜群血蜱。
2、 蜱传出血热:媒介是亚东璃眼蜱。
3、 蜱传斑点热:媒介是嗜群血蜱、 边缘革蜱。
4、 Q热:媒介是微小牛蜱、 亚洲璃眼蜱和铃头血蜱。
5、 蜱传回归热:媒介是乳突钝缘蜱。
6、 鼠疫:从染有鼠疫的黄鼠体上采到边缘革蜱体中分离出鼠疫杆菌。
7、 莱姆病:媒介是全沟硬蜱。
8、 无形体病:蜱虫会传播一种 “吞噬细胞无形体”, 它会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9、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媒介是长角血蜱。
蜱虫叮咬致病的临床特征
1、 病因: 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2、 皮疹特点: 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 水疱或淤斑, 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3、 自觉症状: 瘙痒或疼痛。
4、 蜱麻痹: 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 易发生在小儿, 表现为急性上行性
麻痹, 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5、 蜱咬热: 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 畏寒、 头痛、 腹痛、 恶心、 呕吐等症状。
蜱虫叮咬后具体引起的是哪种疾病, 还需依据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综合判定。
蜱的处理
1、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 腰部、 腋窝、 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 钻入皮肤, 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 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 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 或用烟头、 香头
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 不要生拉硬拽, 以免拽伤皮肤, 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 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如出现发热、 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 要及时就诊, 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 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 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如出现发热等症
状, 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2、 发现蜱时,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 还是游离在墙面、 地面,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甚至挤破, 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 如不慎皮肤接触蜱, 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 要进行消毒。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 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 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 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提倡穿长袖衣服; 不要穿凉鞋; 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 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 这样蜱不易粘附; 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 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 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 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2、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 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 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 然后再涂抹驱避剂, 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
虽然蜱虫传播疾病种类较多, 但很多蜱虫传播疾病的分布仍较有限, 仅在部分地区或某些特殊的生态
环境中流行。如果不慎被蜱叮咬, 切忌恐慌。因为有蜱分布的地方, 不一定是蜱传疾病的疫区。就像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疟疾, 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并不是疟疾流行区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 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 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