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50期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3
乳腺癌的防治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长和年轻化趋势。2011 年全国新发乳腺癌病例约24.9 万,因乳腺癌死亡病例约6.0 万,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增强,以关爱乳房为使命的各种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醒女性朋友,早期发现并规范化治疗是防治乳腺癌的关键。
1、乳腺癌发病率高峰集中在45-54岁
乳腺癌罕见于青春期女性,在育龄期也不常见。但到了45 岁左右,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高,全球约70%的乳腺癌病例发生在45 岁以上。乳腺癌发病模式呈年龄分布特点主要是与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以亚洲人群为例,乳腺癌发病高峰在45-54 岁,55 岁以后发病率逐渐降低,在60-69 岁有小幅上升。
2、乳腺癌早期诊疗,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乳腺癌的筛查近年已经被公认是最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措施。例如,在欧美各国,凡年龄40 至69 岁的妇女,每年需接受1 次至2 次乳腺X 片检查,可有效地降低乳腺癌20%至40%的死亡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检查措施,广泛开展乳腺癌筛查,早期发现乳腺癌,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从而有效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同时,提醒广大女姓重视乳腺自查,发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征象要及时就诊专科门诊。对于部分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不典型增生疾病史等具有较多乳腺癌高危风险因素的女性要定期行乳腺专科查体及专科检查。
3、乳腺癌术后生育应避开复发高峰期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高雌激素环境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推测怀孕期间整体的高激素水平会导致乳腺癌患者较早发生复发转移,怀孕会增加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其中一部分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的患者,从而不建议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进行怀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研究认为乳腺癌治疗后妊娠患者与未妊娠患者相比复发转移风险并没有增加,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怀孕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同时也无可靠的证据证明会降低复发风险。因此手术后患者能否怀孕需慎重考虑。“手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期早、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且综合分析预后良好的妇女,可以建议她两到三年以后怀孕,需在密切随访和良好沟通的前提下,根据临床医师的生育指导进行妊娠。如果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存在较多复发转移高危因素者,则建议推迟妊娠时间,最好在五年之后考虑怀孕。考虑到乳腺癌治疗本身的需求,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最好在完成5 年的标准内分泌治疗后再怀孕。对于部分年龄偏大考虑内分泌治疗结束后有生育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可能的患者,需要与其本人及家属充分沟通,慎重选择是否推迟或中断内分泌治疗来完成生育。
4、靠“乳房按摩”预防乳腺疾病需谨慎
传统中医有按摩乳房穴位的方法辅助缓解哺乳期乳腺胀奶,促进乳汁分泌,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预防乳腺疾病的说辞难免有夸大之嫌。此外,目前美容按摩行业就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乳腺按摩治疗乳腺疾病并无科学依据,能否做到正确按摩也值得怀疑;其次,按摩中所用的精油成分不明,极有可能含有雌激素类药物,对乳腺腺体有刺激作用。再者,若乳腺本身存在微小肿瘤病灶,按摩不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使恶性细胞迅速扩散,促进癌症的进展。所以,在感觉到乳腺不适的时候应该尽早到正规专科门诊就诊,及时排除恶性肿瘤可能,良性肿块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用乳腺按摩来防治乳腺疾病并不靠谱。
5、生孩子和哺乳可有效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正常的乳腺有雌激素与孕激素周期性作用,而且只有经过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才使乳腺完全发育成熟。35 岁以后还没有分娩的女性,孕激素的保护作用就会逐渐淡化,雌激素与孕激素得不到平衡,非但不会起周期性作用,还会促使乳腺腺体、腺管、腺泡增长过快,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因此,年轻女性要想远离乳腺癌,首先应该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不提倡早婚,也不希望太晚,女性最好的生育年龄在25~30 岁左右,太晚生育不好,太早生育也不太可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生育以后,我们还是建议母乳喂养,母乳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饮食,正常的母乳喂养也可以减少女性乳腺的癌发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