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51期
    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3  
  •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救助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它具有突然性、外来性和疏忽性等几大特点。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透露,数据显示,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烧烫伤、中毒和窒息造成的伤害是我国1~17 岁儿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也是0~17 岁儿童非疾病性致残的重要原因。此外异物入体,吞食异物等是造成0-3 岁幼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意外伤害。全国每年有超过20 万0~14 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而且致伤残人数远远大于死亡人数。据数据统计显示,前五位的分别为误服、车祸伤、坠落伤、气道异物、溺水。

    一、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

    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家长(监护人)疏于对儿童的监护、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使用不当、不合理,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不够,家里及公共地带的危险地带无防范意识;农村公路和河溏管理不到位,健康教育不普及、抢救系统不健全、管理不合理;家长、教师和其他监护人麻痹大意的情况下,不少家长或老师缺乏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意识,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家庭、学校、托幼机构、商店、游乐场等公共场所,都必须具有危机感,不能麻痹大意,变各种意外为意料之中,尽最大可能防止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意外伤害的预防

    (1)对儿童加强安全教育: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及管理,教育小孩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繁华马路旁玩耍,不单独到江河、鱼塘边玩耍戏水,游泳时一定要有大人陪伴,以免溺水。禁止玩危险物品和游戏,以防止伤害,不要吃未洗干净的蔬菜和瓜果,不要到厨房里玩耍,以免被热油、热汤、开水烫伤。

    (2)对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年龄是1—4 岁组和5— 9 岁阶段,其中农村儿童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城区,说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特别是郊区儿童是预防的主要对象。因此,加强对家长特别是郊区家长的儿童安全意识教育,这是减少意外伤害的有效措施。宣传有关小儿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指导家长加强对儿童的照管,教育家长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对农药、灭鼠药和其他各种药品要注意妥善保管,洒过农药的蔬菜、瓜果须经过规定时间后方可下厨,新鲜蔬菜、瓜果清洗时浸泡时间要长,瓜果应洗净削皮食用,灭鼠药毒饵必须晚上投放早晨收起,严加防范小儿误服。应妥善放置各类药品,例如成人用药如避孕药、外用药、镇静安眠药等要上锁保管,以免儿童误服。

    三、几种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1、异物入体的急救方法

    异物入体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多发事件。由于儿童缺乏对自己的保护以及对异物的认识不足,往往意外发生在一瞬间。异物入体分吞噬异物、异物入体。易吞噬异物入体的有花生、瓜子、硬币、纽扣、拉链头、吊坠、电池、发卡……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很有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儿童吞入异物的情况一般分为三大类: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道异物卡在喉管或支气管处最危险。“吞食异物需紧急治疗,情况严重的手术不能超过3 分钟,否则小孩会因缺氧而失去生命。气道异物病例的高发群体为2-5 岁儿童,他们在吞入异物后大多不会表达。不过家长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判断:异物进入气道后,孩子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暗发紫等症状。发现孩子吞食异物后,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急救。如果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使异物更深或造成并发症使情况恶化。如一些家长发现情况后,用手抠异物,可能会造成局部水肿、出血,加重呼吸困难;给小孩喝水可能会造成食物类的东西进一步膨胀,或使异物顺水进一步向下走;继续进食,则会使异物向下一个脏器“ 前进”,并导致异物和食物难以辨认;实施催吐则可能导致异物卡塞。异物的种类、性质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发现小孩吞食异物后,最好的办法是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检查。

    气管异物的处理:孩子被呛到了,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急救,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将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另外可以用两手的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用手掌根叩击肩胛区。同时,要赶紧拨打120,尽快送到医院抢救。

    食道异物的处理:一旦发现孩子的食道卡住异物,不要“轻举妄动”,喝醋或者吃东西强行吞咽等民间方法不可取,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旦处理不好,异物发生转移,可能导致卡在咽喉部,会加大手术难度。如果卡在了气管,容易造成窒息,有生命危险。

    异物入体的处理方法:千万不要让家里的小孩子拿着硬的条状物边玩边跑,因为一不小心摔跤,异物就有可能从孩子的口腔、鼻腔、眼睛进入大脑,造成神经、大脑的损伤。易发生异物入体的有筷子、铅笔、螺丝刀、小木棍。剪刀,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万一发生异物插入体内的意外,千万不要情急之下将异物拔出,插入体内的异物根部一定不能松动,要尽快拨打120 送医院救治。另外,如果异物过长,可以截掉一部分。

    误食药物的处理:孩子容易误服药物的原因很多,例如:孩子多喜欢吃糖果,又缺乏鉴别能力,有时把带有甜味和糖衣的药物当成糖果吃,还有的把有鲜艳颜色、芳香气味的水剂药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引起中毒。另外,幼儿好奇心强,模仿大人服药,也能酿成中毒。孩子一旦发生误服药物,由于成倍或十几倍超出剂量,有的药物对小儿敏感性高,婴儿解毒和排泄能力差,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常发生严重后果。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正确处理的原则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应尽快弄清什么时间,误服了什么药物和大体剂量,为就医时提供情况。不要打骂和责怪孩子,免得孩子害怕不说真实情况而误诊。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过大又有毒性,首先应立即用手指或硬鸡毛刺激舌根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让病人喝几杯牛奶和3—5 枚生鸡蛋清养胃解毒。如果误服了腐蚀性药物,如碘酒类药物之后要分秒必争,马上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液体;若是来苏儿可喝蛋清、牛奶、面粉糊以保护胃黏膜;若为强酸,禁用胃管以免损伤食道、胃黏膜,应立即服石灰水、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若为强碱,应立即服用食醋、桔汁、柠檬水等,然后立即送医院。吃了有毒性的药物,在采取急救措施后,可取绿豆100 克、甘草20克,煎煮30 分钟服汤以解余毒。另外,病人送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以使医生对症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2、溺水的急救方法

    一旦溺水发生,施救人员应迅速将孩子救出水面,立即清理溺水儿童口鼻腔中的污物,然后将孩子的头后仰,揭开衣领纽扣,内衣、腰带或背带等,如果没有外伤的可能,可以一手压住孩子的额头,另一只手抬起其下颌以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存在脊柱外伤的可能,则不要随意搬动孩子。严禁过屈、过伸或旋转孩子的颈部。如果发现孩子没有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让人拨打急救电话。复苏时注意让孩子平躺在地上或是硬板上。心脏按压的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不可对胃部施以持续性按压,以免造成呕吐后窒息。心肺复苏要尽量持续不间断,即使在送医途中也不能终止。如果孩子刚进食不久发生了溺水,注意将头偏向右侧,防止胃内容物误吸后造成窒息,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尽量擦干孩子身体,防止热量过度散失。

    3、烧伤烫伤的处理办法

    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烧烫伤容易高发,家是发生烧烫伤的主要场所,开水壶,煮饭锅,油锅,热汤等,孩子易跌入热锅中。扒倒开水瓶而发生烧烫伤。发生烧烫伤后,千万不要给创面涂酱油、醋、碱、牙膏、油性药膏、紫药水、红药水等。烧烫伤的处理法:如果孩子烫伤,家长不要慌,不要立即脱掉孩子的贴身衣服,应懂得基本的早期家庭急救。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有效。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乱了分寸。如果孩子烧烫伤后患处立即起水泡并明显感觉疼痛,可立即用自来水冲洗伤处30分钟至1 小时,感觉不太痛了,再把衣物慢慢脱掉,或用剪刀将衣服剪开轻轻脱掉,然后用干净的布覆盖受伤处,送往医院。如果面积大、烧烫伤深,不宜用冷水处理,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面、头、会阴部,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给孩子口服淡盐水。

    4、动物咬伤的处理办法

    一旦被狗、猫咬伤,重要的是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凡是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冲洗伤口一是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重者导致死亡。二是要彻底。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三是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作进一步伤口冲洗处理,(牢记到医院伤口还要认真冲洗),接着应接种预防狂犬病疫苗。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千万千万不可被狗、猫咬伤后,伤口不作任何处理,错上加错的是不仅伤口不冲洗,而是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更有害,切忌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幼儿园、学校的老师及孩子的监护人,要时刻把安全警钟敲响,以防止意外伤害给孩子们带来无情伤害,教育孩子把安全放在首位。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不闯红灯,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攀爬不翻越护栏围墙。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老师的首要责任与职责。为孩子能有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安全警钟长鸣。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时,绝大多数家长或正处于孩子身边的人不知如何应对,失去了0到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如果大脑缺氧8分钟以上即使挽救回生命,极有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应立即求助120,并重视现场急救。另外,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9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家长要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遇到儿童意外伤害能第一时间施予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