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64期
    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  日期:2019-12-02  
  • 青光眼的防与治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青光眼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近期临床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明显增加。很多病人在青光眼发作时,因不掌握正确识别青光眼的知识,有的忍着不就诊,或是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脑梗塞等疾病,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那么什么是青光眼?如何正确识别青光眼呢?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以病理性眼压增高从而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失明和白内障失明不同,白内障失明后还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青光眼失明后就很难再重见光明了。所以重视青光眼的预防保健非常重要。

    二、为什么青光眼患者要检查眼压?

    病理性眼压增高为青光眼的主要特征之一。然而临床医生发现不是所有的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都会升高。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但临床上发现,一旦造成视神经损害的眼压,即使未超过21mmHg,也是有害的,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反之,高于此范围的眼压,如果没有造成任何眼部损害,则不能诊断为青光眼,如“高眼压症”。因此,青光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眼部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青光眼确诊应是多指标的,根据眼底、视野、OCT 及眼压等情况综合诊断,而非单一眼压的“正常”与否。

    三、什么是24小时眼压?

    由于眼压像血压一样是波动的,因此一次眼压的正常并不能说明问题。研究者发现有半数的青光眼患者高眼压出现在半夜1时至早上7时之间。所以进行24小时眼压检测对于青光眼的诊断是很有意义的。根据眼压的正常值和波动值,医生可以决定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并选择最佳时机。

    四、青光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青光眼类型较多,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此型青光眼多见于50 岁以上老人,一般双眼先后发病,少数病例可双眼同时发病。这些患者多具有小角膜、小眼球、浅前房、房角窄等眼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合并远视眼。当有某种诱因导致瞳孔散大,房角阻塞时,房水生成后流出受阻,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有:

    (1) 情绪波动:如悲伤、愤怒等。

    (2) 用脑过度或极度疲劳,如熬夜后等。

    (3) 在暗处停留过久,或因检查、治疗时点用或错用散瞳药物以及精神因素等使瞳孔放大。

    (4) 气候突变:冬季发病率增高。

    (5) 妇女绝经期。

    五、如何识别青光眼发作?

    发病初期,有时只是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阅读过久、看电视电影或做针线活等之后,感觉鼻根部和眼眶部发酸,轻度头痛、恶心,视物模糊和虹视(看灯泡周围有彩色光环),上述症状常发生在傍晚或夜间发生,经充分休息或睡眠后可自行缓解。以后这样的小发作越来越频繁,最终形成急性大发作。此时病人可突感剧烈的眼胀、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显著下降,检查时可发现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混浊,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于短期内失明。急性发作或频繁的小发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以转为慢性青光眼,其症状较轻,易被忽视,但如任由病情进展,后果严重。

    六、青光眼的治疗

    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为降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治疗方法以手术和药物为主。一般通过药物尽可能降低眼压后,根据青光眼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1、青光眼危害性大,诊断治疗均比较复杂,所以,患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需要药物治疗者,要严格按医生规定的方法用药,自己不要随便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2、眼压下降后应及时调整用药。手术后的病人,也要定期到医院检查,让医生了解术后眼压情况,以便及时处置。千万不要认为眼压降至正常,症状消失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3、一般发作青光眼后,另—眼即使用药也会有50%的人在5 年内急性发作,如果不用药,则有80%的人在5年内急性发作。所以,除高龄或全身状态不良者外,在患眼手术后,另一眼应进行预防性手术或坚持继续用药。

    4、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要向医生说明白自己患青光眼,以避免应用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药物。

    5、青光眼易误诊为胃肠炎或颅内疾患,症状轻者易误诊为视力疲劳、眼花、神经衰弱或偏头痛等,而往往延误治疗时机。应注意及时到眼科检查治疗,家族中有青光眼病人者尤应注意。

    七、家庭养护

    1、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学习、生活。

    (2)避免低头过久,例如看书、打麻将、十字绣等。

    (3)避免大量饮水( 指一次饮水超过500ml),可以小量多次饮水。

    2、所有的青光眼患者都要注意保持情绪乐观,避免情绪剧烈变化。

    3、嘱咐直系亲属定期检查。

    4、坚持定期与医生联系,随访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