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85期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  日期:2019-11-28  
  • 关注肠道健康 远离结肠病变


    肠道是人体最长的器官,参与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及食物残渣的排出,同时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排毒器官。从上往下分别是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和直肠,加在一起大约6米-7米,约等于我们身高的5 倍-6 倍,若把肠道全部展开,面积约有200平方米。结肠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由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组成,其功能是吸收水分、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最后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在肠道病变中结肠、直肠疾病最为常见,如炎症、溃疡、息肉及肿瘤等等。专家提示,人的寿命与自身肠道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内在联系,所以,请大家关注肠道健康,远离结肠、直肠病变,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正确认识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是检查结肠及直肠是否有病变的最直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那么,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做结肠镜检查呢?结肠镜检查如何进行?在检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做结肠镜检查?

    1、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或化验大便潜血阳性、大便有黏液或脓、大便形状变细变扁。

    2、大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3、有慢性腹泻、长期便秘且症状逐渐加重。

    4、排便费力:有排便感但解大便困难或无大便解出。

    5、腹痛:不确切持续性隐痛、腹痛向肛门周围放射,同时伴有腹部不适、腹胀感。

    6、发现腹部有包块。

    7、做X 线钡剂灌肠检查,疑有回肠末端及结肠病变,或已发现病变但尚未被确诊。

    8、不明原因出现消瘦、贫血。

    9、结肠癌手术后、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及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后,需定期内镜随访。

    10、健康查体,尤其是有结肠癌、结肠息肉家族史者,建议每5 年检查一次。

    二、结肠镜检查如何进行?

    结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结肠镜插至回肠末端回盲部,观察结肠黏膜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病变的最佳方法。它是通过安装于结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黏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结肠及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等。

    大肠对牵拉刺激比较敏感,所以做结肠镜检查时腹部可能会有不适感。在检查过程中尽量放松自己,不要紧张,与检查医生很好配合,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完成检查的。整个检查过程约需20分钟-30分钟。如果对疼痛很敏感,无法耐受普通结肠镜检查者,也可选择无痛结肠镜检查,但检查前需要经麻醉医生评估。

    三、结肠镜检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结肠镜检查必须提前预约,当天是不能做的,必须充分做好检查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准备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结果的正确与精准。

    1、饮食:结肠镜检查前3天应吃无渣或少渣的食物,前1 天仅能吃流食;检查当天早餐、中餐均禁食;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或不耐饥饿者可适当饮用糖水。

    2、清洁肠道: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肠道清洁(俗话说的清肠),以减少检查的难度,确保检查的准确性。肠道的清洁程度是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之一,目前清洁肠道的方法众多,主要的方法是服泻药,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硫酸镁、番泻叶、甘露醇等,服用的药物及方法需严格按照医生医嘱进行。

    四、结肠镜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大部分人无不适症状,医生如果没有特殊交代即可进少量流食,如无不适,第二日可正常饮食。

    2、少部分人检查后可感腹胀或腹部轻微不适,不必担心,一般经休息、上厕所排便、排气后即可缓解。

    请勿忽视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病人会出现便血、黏液便等症状,结肠息肉的发现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95%的结肠癌是从结肠腺瘤性息肉一步步转变而来的,因个体差异的不同,这个过程一般需5 年——10 年。在此提醒大家,即使做了结肠息肉切除,也应定期复查,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一、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就是结肠黏膜表面上增生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人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近年来,由于结肠镜检查已逐渐被人们接受,结肠息肉的发现率较之以前也有很大提高。

    结肠息肉从性质上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按病理类型一般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

    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容易引发结肠息肉,这种饮食方式也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传统饮食比西方饮食富含更多植物纤维,多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

    二、结肠息肉的治疗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性息肉的可能。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在显微镜下做出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因此,发现结肠息肉一般都建议采取结肠镜下切除。结肠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结肠癌的发生。

    三、息肉会复发,要定期复查

    结肠镜下切除息肉后,也有复发或再发的可能,所以定期做结肠镜复查非常重要。单发息肉切除后,病理证明是良性时,刚开始,每年可做一次结肠镜复查;连续2 年-3 年检查都没发现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年-10年检查一次;对于术后病理表现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因其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请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及时复查。

    四、关于结肠息肉的几点提示:

    1、结肠息肉是医生在结肠镜检查时诊断的一个病变,息肉的性质有很多种,包括炎性、增生性、错构瘤、腺瘤、癌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才能明确。

    2、95%以上的结肠癌可能是结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因此,结肠腺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癌变,因此也无须过分紧张。

    3、目前没有药物能够预防或者治疗息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做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应及时在结肠镜下切除。具体复查时间,需要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判定。

    4、结肠镜下治疗息肉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切、氩气烧灼,这些方法都很安全。但是,根据息肉所在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其操作难度有所差别,患者应选择去正规医院的消化专科就诊治疗。

    5、结肠镜下治疗息肉最担心的风险包括:出血、穿孔、息肉切除不完全、心脑血管意外等等。有时候需要追加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