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97期来源: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病院 日期:2019-11-28
警惕慢性胃炎 胃舒人更舒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造成胃黏膜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和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类胃病中居首位。按胃黏膜组织学变化可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即旧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的胃炎,临床上常见的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可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呃逆、恶心等,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加之精神紧张会诱发症状或使症状加重,甚至会合并胃部糜烂、出血。多数患者在体格检查时舌苔厚腻、上腹部有压痛或按压不适感,甚至有贫血等症状。
慢性胃炎的病因
引起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家熟知的幽门螺旋杆菌(Hp)是最主要致病因素,由此引发的胃炎被称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其他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由于它们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也是引发慢性胃炎的原因之一。
慢性胃炎与遗传、年龄(年龄越大,胃黏膜的抵抗力也越差,易受损伤)、吸烟(烟瘾越大胃炎的发生率越高)、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易引发胃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等因素有关。口腔、咽部及鼻腔的慢性感染、胆汁返流及环境污染,同样也会引起慢性胃炎。各种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或反复作用于人体,即可引发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的危害
慢性胃炎可同时伴有糜烂、增生等症状,经胃镜取胃黏膜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时,常常会发现患者在胃黏膜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合并有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即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常见病变,见于多种慢性胃病。根据肠化腺管占总腺管的百分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上皮内瘤变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根据细胞异型及结构紊乱的程度将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慢性胃炎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或有间断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患者忽视。有些患者出现症状时就到药店买胃药自行治疗,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危害性较大。
首先,慢性胃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出现上腹疼痛或上腹部不适、饱胀、呃逆、反酸、消化不良等症状并非是慢性胃炎独有的症状,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现有症状及体征等综合诊断,必要时需进行深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及其他疾病。其次,患者不规范、不科学的药物治疗,因其不具备正确的医学诊断,不但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还可能引起药物的副作用,掩盖病情,导致误诊,使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
1.祛除病因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不当饮食、药物等对胃黏膜的损伤。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可进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避免滥用药物,积极治疗口腔、咽部及鼻腔的慢性感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既往治疗等,采取动态调整、个体化的方法予以治疗。
慢性胃炎大多不能逆转,因此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可解痉止痛。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及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抑制胃酸。若患者伴有消化不良,可加用消化酶制剂帮助消化。胃黏膜保护剂可修复胃黏膜。胃动力障碍、胆汁返流明显的患者,可用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吗叮啉、莫沙必利等,以增强胃蠕动,减少胆汁返流。
远离致病危险因素
1.避免过度紧张
过度的精神紧张、忧郁以及其他精神因素,若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会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胃肠运动功能障碍,造成胃黏膜炎症甚至溃疡的发生。
2.戒烟忌酒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促使胃酸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过量吸烟会引起胆汁返流,过量饮酒或长期饮用烈性酒会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使慢性胃炎发病率明显增高。
3.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等,可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造成胃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引发慢性胃炎及溃疡。
4.避免感染
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内。口腔、咽部及鼻腔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若不断地被吞入胃内,细菌就会在胃内繁殖,易引起慢性胃炎。
5.忌食辛辣生冷食物
过辣、过酸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 的食物。忌饮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